公众全民讯(吕蕾)2015年5月9日至10日,“2015’那拉提草原文化旅游节之西天山果花节”在新源县萨哈原生态自然景观带举办。新源县法院喀拉布拉法庭开展普法进景区活动,创新审判工作思路,主动服务大局,在化解旅游纠纷、保护旅游资源、服务旅游经济发展上发挥积极作用。
为辖区居民量身定制法律服务
“萨哈景区”位于新源县喀拉布拉镇,是该县2015年重点打造的原生态景区。近年来,伴随着该县旅游业的蓬勃发展,餐饮、娱乐、服务等行业兴起,尤其是景区周边广大农牧民积极融入到现代经济社会发展中来,但由于法律知识欠缺,土地承包合同纠纷、草场承包纠纷、劳务合同纠纷也呈上涨态势。
为此,新源县法院喀拉布拉法庭加大景区周边乡镇村的普法宣传,利用旅游节日、巴扎日向当地居民讲解法律法规,增强群众法制意识,将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。
“萨哈景区开发后,我把自家草场承包给他人经营,后来又有人找到我愿意出更多的租金,我认为反正是我自己的草场,谁出钱高就承包给谁,想再签订一份草场承包合同。来我们村做宣传的法官告诉我们多次转包的行为是不合法的。”萨哈村居民沙某说。
“萨哈村是牧业村,旅游产业刚发展起来,不少牧民将草场承包出去,但由于法律知识欠缺,一地数包等现象时有发生,给当地旅游业发展和社会稳定带来一些隐患,为此,我和法庭的同事们在年初就开展入户宣传,讲解关于草场承包和劳务用工方面的法律常识。”该院喀拉布拉法庭庭长阮金彦告诉笔者。
就地处理旅游纠纷
5月9日上午,该法院旅游巡回法庭的宣传台一摆开,就有游客和导游前来咨询司法问题。“我在景区观光时意外摔伤了脚,责任由谁承担?”一位从乌市来的游客来到巡回法庭咨询。法官询问了游客伤势并联系到旅行社工作人员对该案进行调解,旅行社当即支付了医疗费用,纠纷妥善解决。
今年以来,该院喀拉布拉法庭每逢节假日的旅游高峰期,都以巡回法庭的方式受理游客的法律咨询和司法求助,给村民和游客宣讲《旅游法》,使群众知晓自己在旅程中应有的义务和权利,在方便游客司法需求的同时,搭建了一个移动的法制宣传台。
实现网格化矛盾化解机制
该院以法庭为中心、以乡镇司法所、“访惠聚”工作组为依托,构建了“三位一体调解网络”。常态化地到景区、辖区乡镇场巡回办案,以“田间法庭”、“巴扎法庭”、“马背法庭”的方式满足各族群众的司法需求,将大量矛盾纠纷化解在法庭之外,维护景区和谐。2014年以来,该院喀拉布拉法庭共审结各类民事案件195件,调撤181件,调撤率92.82%。
中国法治法制新闻网责任编辑:亓淦玉 |